在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中,很多人都有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跳槽。如果真的有一天萌生了跳槽的想法或者面臨這樣一個情況,我們該如何審視自己和自己的將要做的這個決定呢?我想我們也許可以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跳槽,但是,我們必須懂得哪些致命跳槽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一、最忌諱的跳槽:盲目改行。
也許我們所處的行業(yè)開始變得不再炙手可熱。但是我們必須要謹慎,必須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不要輕易放棄過去長久積累下來的行業(yè)優(yōu)勢,盲目地換行業(yè)。因為每一次的換行業(yè)都意味著我們又開始成為一個行業(yè)小白,需要重新積累行業(yè)知識和經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對新的行業(yè)駕輕就熟,如果要真正成為新的行業(yè)的高手就更加長久了,這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所以,即使哪天真的懂了跳槽的念頭,也要盡可能地選擇與自己原來行業(yè)相近的行業(yè),讓自己過去的積累優(yōu)勢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出來,相對來說,對于新工作上手的速度也會更快,盡早做出成績的可能性也會更高一點。
二、盲目追求高薪。
據統(tǒng)計,超過一半以上的跳槽都是為了更高的薪水。希望通過跳槽換取更高的工資待遇這個也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就是為了那幾百塊錢的提升而盲目跳槽,我覺得這個非常地不理智?,F在很多招聘單位或者是獵頭為為了招到人會對工資待遇進行一些包裝,表面上看是比原來工資高了一些,但是真正進入新的公司才發(fā)現自己被忽悠了。例如在“年薪”上動手腳,在“四金”上“搗糨糊”等,層出不窮的招式。作為求職者,我們必須要理性分析,認真調查,不要盲目聽信。不要為了眼前的這點繩頭小利,放棄長遠的機會。
三、一時沖動而跳槽。
有些職場人士可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和同事或者上司鬧了一點矛盾,一時解不開,覺得每天上班心理有點憋屈,覺得不是那么和諧。一氣之下動了跳槽的念頭,這樣的人真的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由其泛濫,情商低,我們不能因為一點矛盾就要通過跳槽來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這是相當不成熟的做法,我們應該積極地去溝通,把問題給解決掉,如果你不具備主動溝通的精神,那么在下一個公司你還是會重蹈覆轍的,難道我們還是要通過跳槽來解決嗎?這不是職場環(huán)境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的問題,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四、急于求成。
所謂欲速則不達,不要幻想一步登天,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特別是一些剛出社會的職場新人,剛剛才在公司取得了一點小成就,就開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了,企圖快速升遷,這就是對自己沒有清晰認知的表現,是急于求成的表現,根據相關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一般在企業(yè)中的中高層都是能夠在企業(yè)中長期堅持的人,而不是這類空降兵,所以,還是踏實一點,好好在自己的崗位上耕耘,只要自己成績出眾,升遷的概率是很大的。
來到新的公司,要獲得領導和周圍同事認同就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獲得晉升就更需要耐心。所以,我們需要情商和逆商。要把潛力轉化為能力,實力轉化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頻繁跳槽,何況忠誠度是企業(yè)對看重的,跳槽是大忌。
那么,怎樣跳槽比較好呢?這里提幾個問題,建議大家在有意跳槽前認真思考:
1、5年甚至10年后我的職業(yè)目標是什么?我現在又處在哪個階段?我實現目標的路徑是怎么樣的?
2、我的優(yōu)勢在哪里?我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激發(fā)自身優(yōu)勢到極致?
3、我現階段的積累對下一個階段的求職能夠提供幫助?我還需要提升那些方面?
通過認真思考,也許,我們就不會輕易地跳槽,即使要跳槽也會更加理性一點。